士師記簡介

士師記是聖經中的第七卷經書,也是舊約歷史書中的第二卷。自從約書亞死後,一直到掃羅作王止,這段時期可稱為士師時期。也是以色列人陷入宗教、道德上的黑暗混亂時期。

在這段時期內,以色列人因為不能驅除滅盡留在迦南地的七族,必然的結果是:漸漸離棄 神,隨從外邦的風俗,與外邦人通婚,又拜別神。所以 神照之前多次之警告的話,把他們交在外邦人手中。可是他們一有悔改,神就俯允他們的禱告,藉著士師拯救他們,幾乎這是本卷書中特有的公式:離棄 神被交於外邦人的手、悔改、拯救再離棄神。這樣循環地重複有七次之多。

士師記中共提了十三位士師:俄陀聶(3:9)、以笏(3:15)、珊迦(3:31)、底波拉(4:4)、巴拉(4:6)、基甸(6:12)、陀拉(10:2)、睚珥(10:3)、耶弗他(12:7)、以比讚(12:8)、以倫(12:11)、押頓(12:14)和參孫(15:20)。


士師記簡介

一、 引言:歷史背景 1:1-3:6
二、 以色列人犯罪、悔改與蒙拯救 3:7-16:31
三、 士師時代的社會 17:1-21:25

士師記表解

重點 過去 奴役與拯救 腐敗
分段

過度與簡介

1-2

五個士師

3-7

基甸

6-8

六個士師

9-12

參孫

13-16

偶像崇拜與道德混亂

17-21

主題 序幕 敘事 尾聲
循環原因 循環原因 循環原因
地點 迦南與約旦河以東
時間 大約三百五十年